“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古灰吟》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小学生都会背诵。但在越剧之乡的浙江嵊州,校园里的小学生都爱上了来用越剧流派唱腔来吟唱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名篇。越剧是非遗,古诗是国粹,当国粹牵手非遗,当越剧嫁接古诗,便催生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越韵古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越剧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是越剧之乡,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从娃娃抓起就是我们近年来的一个创新。”城南小学副校长张再良从事越剧教育研究十余载,他认为,要真正让越剧走进课堂,就要让越剧符合孩子的口味。 2015年年底,在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牵线下,80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谢子华免费为最受学生欢迎的14首古诗谱上越曲,取名为“越韵古诗”。“越韵古诗”分11个流派,即袁派、尹派、徐派、傅派、范派、毕派、王派、戚派、商派、竺派、陆派,和越剧的基本调,如四工调、弦下调、尺调等。 “越韵古诗”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喜爱与热烈欢迎。在很多家长眼里,“越韵古诗”一方面传承非遗文化,一方面利用古诗的思想内涵来教育人、感化人,比如《竹石》,孩子在演唱过程当中不仅体会了越剧的美,同时也被“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所感动,它在教育孩子要清清白白做人,遇到困难不放弃,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从越剧破题,利用传统戏曲的形式美,来弘扬古典诗词的内涵美,净化社会风气,传递清风正气,为嵊州清廉文化建设提供了新路径,也为清廉文化进校园贡献了嵊州经验。接下来,我们在‘越韵古诗’现有基础上,增添更多清廉元素,将更多的廉政诗词与越剧结合,广泛宣传清廉文化,广泛培育清廉细胞,积极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嵊州市教体局副局长朱洋君说。 |